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體教中心
大華科技大學體教中心歡迎您!

Recent

數據載入中...
大華技術學院96-98學年度本校體適能發展作法
 
大華技術學院體育教育中心
 
 
 
 
96〜98學年度本校體適能發展作法
 
 
 
 
 
摘 要
壹、體適能檢測方式說明
貳、體適能檢測資料處理
參、體適能檢測結果分析
肆、體適能改進輔導措施


壹、體適能檢測方式
一、身體質量指數(BMI)
(一)測驗目的:利用身高、體重之比率來推估個人之身體組成。
(二)測驗器材:身高器、體重器。
(三)測量前準備:身高、體重器使用前應校正調整。
(四)方法步驟:
1.身高:
(1)受測者脫鞋站在身高器上,兩腳踵密接、直立,背部、臀部及腳踵四部分均緊貼量尺。
(2)受測者眼向前平視,身高器的橫板輕微接觸頭頂和身高器的量尺成直角。眼耳線和橫板平行。
(3)測量結果以公分為單位,計至小數點一位,以下四捨五入。
2.體重:
     (1)受測者最好在餐畢兩小時後測量,並著輕便服裝,脫去鞋 帽及厚重衣物。
     (2)受測者站立於體重器上,測量此時之體重。
     (3)測量結果以公斤為單位(計至小數點一位,以下四捨五入)。
(五)記錄:將所得之身高(換以公尺為單位)、體重(以公斤為單位),代入此公式中:
 

(六)注意事項:

 1.身高、體重計測量前應校正、調整,並求精確。 
 2.身高測量時,受試者站立時,應使其枕骨、背部、臀部及腳踵四部分均緊貼量尺。
 3.體重測量時,應使受試者只著輕裝,以減少誤差。
 
二、坐姿體前彎
(一)測驗目的:測驗柔軟度,評估後腿與下背關節可動範圍之韌性或伸展度。
(二)測驗器材:
1.量尺。
2.固定膠帶。
(三)測量前準備:
1.將量尺放置於平坦之地面或墊子上,量尺零點(起點)那端朝向受測者,用膠帶將量尺固定於地面或墊子上,並於25公分處劃一與量尺垂直之長線(以有色膠帶或粉筆皆可)另於量尺兩邊15公分處各劃一長線或貼有色膠帶以免受測者雙腿分開過寬。
2.測驗時,為保持受測者膝蓋伸直,除主測者外,可請人於旁督促提醒,但不得妨礙測量。
(四)方法步驟:
1.受測者坐於地面或墊子上,兩腿分開與肩同(避免雙腿分開寬),膝蓋伸直,腳尖朝上(量尺位於雙腿之開)。
2.受測者雙腿腳跟底部與量尺之25公分記號平齊(需脫鞋)。
3.受試者雙手相疊(兩中指互疊),自然緩慢向前伸展(不得急速來回抖動)儘可能向前伸,並使中指觸及量尺後,暫停二秒,以便記錄。
4.兩中指互疊觸及量尺之處,其數值即為成績登記之點(公分)。

(五)記錄方法:

     1.嘗試一次,測驗二次,取一次正式測試中最佳成績。
     2.記錄單位為公分。

(六)注意事項:

     1.患有腰部疾病、下背脊髓疼痛、後腿肌肉扭傷、懷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2.測驗前做適度的熱身運動。
     3.受測者上身前傾時要緩慢向前伸,不可用猛力前伸,測驗過程中膝關節應保持伸直不彎曲。
 
三、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一)測驗目的:評估身體腹肌之肌力與肌耐力 
(二)測驗器材:
1.碼錶。
2.墊子或其他舒適的表面。
(三)測量前準備:準備適合測驗之墊子。
(四)測驗時間:一分鐘。
(五)方法步驟:
1.預備時,請受試者於墊上或地面仰臥平躺,雙手胸前交叉,雙手掌輕放肩上(肩窩附近),手肘得離開胸部,雙膝屈曲約成九十度,足底平貼地面。
2.施測者以雙手按住受測者腳背,協助穩定。
3.測驗時,利用腹肌收縮使上身起坐,雙肘觸及雙膝後,而構成一完整動作,之後隨即放鬆腹肌 仰臥回覆預備動作。
4.聞(預備)口令時保持之姿勢,聞「開始」口令時盡力在一分鐘內做起坐的動作,直到聽到「停」口令時動作結束,以次數愈多者為愈佳。
(六)記錄方法:以次為單位計時六十秒,記錄其完整次數。

(七)注意事項:

     1.凡醫生指示患有不宜激烈運動之疾病或懷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2.測驗前做適度的熱身運動。
3.受測者於仰臥起坐過程中不要閉氣,應保持自然呼吸。
4.後腦勺在測驗進行中不可碰地。
5.坐起時以雙肘接觸膝為準,仰臥時則以背部肩胛骨接觸 地面後才可開始下一次的動作。記錄時亦以六十秒時所完成之完整次數為基準。
6.測驗過程中,受測者如身體不適,可停止測驗。
7.測驗前應詳盡說明,並提供適當示範和練習一次。
 
肆、立定跳遠
(一)測驗目的:測驗瞬發力。
(二)測驗器材:石灰、皮尺。
(三)測量前準備:
 1.準備適合測驗之平坦不滑地面。
 2.劃一條起跳直線。 
(四)方法步驟: 
 1.受測者立於起跳線後,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腳半蹲,膝關節彎曲,雙臂置於身體兩側後方。 
 2.雙臂自然前擺,雙腳「同時躍起」、「同時落地」。
 3.每次測驗一人,每人可試跳2次。
 4.成績丈量由起跳線內緣至最近之落地點為準。
(五)記錄:
 1.成績記錄為公分。 
 2.可連續試跳2次,以較遠一次為成績。
 3.試跳犯規時,成績不計算。
(六)注意事項: 
 1.凡醫生指示患有不宜激烈運動之疾病或懷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2.測驗前做適度的熱身運動。
 3.準備起跳時手臂可以擺動,但雙腳不得離地。
 4.受測者穿著運動鞋或赤腳皆可。
 5.試跳時一定要雙腳同時離地,同時著地。
 
五、800及1600公尺跑走
(一)測驗目的:測量心肺功能或有氧適能。
(二)測驗器材:
1.計時碼錶。
2.田徑場或空曠之地面。
(三)測量前準備:
     1.測量之空地或場地於測量前要準確丈量距離,並劃好起、終點線。
     2.測量場地要保持地面平整。
(四)方法步驟: 
1.運動開始時即計時,施測者要鼓勵受測者盡力以跑步完成測驗,如中途不能跑步時,可以走路代替,抵終點線時記錄時間。
     2.測驗人數過多時,可訓練或安排協測人員或穿戴號碼衣。
(五)記錄:
       記錄完成800、1600公尺之時間(分與秒)。 
 (六)注意事項: 
     1.凡醫生指示患有不宜激烈運動之疾病(如心臟病)之學生或懷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2.測驗前做適度的熱身運動。
     3.測驗時儘可能選擇適宜測量之氣候和時間。
     4.測驗時要穿著運動服裝及運動鞋。
     5.受測者之動機與成績有密切關係,施測者要鼓勵受測者盡力完成運動,並提高測驗的動機。
     6.測驗過程中,受測者如身體不適,可停止測驗。
     7.測驗前一日避免從事激烈運動。 
     8.測驗前至少二小時前要用餐完畢。
     9.測驗前宜有適度之訓練。
 
貳、體適能檢測資料處理
(一)本檢測資料分析,主要是以平均數、標準差。
(二)有關常模建立,主要以本校96、97年度檢測資料,共3,312筆檢測資料彙整後,依據各年齡層數據,以百分等級作為主常模建構之依據。
 
參、體適能檢測結果分析
(一)96年男生
1.身高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大多數的年齡層在百分等級40-45位階,只有在16歲組是55-60等級,23歲組15-20等級。
2.體重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全部的年齡層在百分等級55-70位階。
3.BMI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大多數的年齡層在百分等級50-70位階,只有在18歲組是45-50等級。
4.仰臥起坐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9歲組在百分等級30-50位階,20~23歲組在百分等級50-60位階。
5.坐姿體前彎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9及22歲組在百分等級30-40位階,20~21歲組在百分等級25-30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45-50位階。
6.立定跳遠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8歲組在百分等級30-40位階,19~22歲組在百分等級15-20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5-10位階。
7.1600公尺跑走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各年齡組別集中在百分等級15-30位階。
(二)96年女生
1.身高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7~18及23歲組在百分等級40-50位階,20~21歲組在常模百分等級55-60位階,19及22歲組在百分等級65-70位階。
2.體重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大多數的年齡層在百分等級50-65位階,但22歲組是80-85等級,23歲組65-70等級。
3.BMI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21歲組在百分等級40-50位階,22~23歲組在百分等級70-75位階。
4.仰臥起坐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7及21歲組在百分等級40-45位階,22~23及19歲組在百分等級50-60位階,20歲組在百分等級65-70位階,18歲組在百分等級30-35位階。
5.坐姿體前彎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全部年齡層在百分等級20-45位階。
6.立定跳遠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全部年齡層在百分等級25-45位階。
7.800公尺跑走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8歲組在百分等級20-35位階,19~23歲組在百分等級0-10位階。
(三)97年男生
1.身高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7歲組在百分等級30-40位階,18~21歲組在百分等級40-50位階,22歲組在百分等級65-70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80位階。
2.體重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7及22歲組在百分等級30-40位階,18~20歲組在百分等級50-60位階,21歲組在百分等級45-50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80-85位階。
3.BMI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7歲組在百分等級30-45位階,18、20、23歲組在百分等級50-70位階,19、21歲組在百分等級45-50位階,22歲組在百分等級25-30位階。
4.仰臥起坐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20、21歲組在百分等級45-50位階,19、22歲組在百分等級55-60位階,17歲組在百分等級80-85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65-70位階,18歲組在百分等級35-40位階。
5.坐姿體前彎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8、20及22~23歲組在百分等級30-40位階,19、21歲組在百分等級20-30位階,17歲組在百分等級10-15位階。
6.立定跳遠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9~23歲組在百分等級5-20位階,16、18歲組在百分等級25-30位階,17歲組在百分等級60-65位階。
7.1600公尺跑走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7歲組在百分等級40-50位階,18~20、22歲組在百分等級10-20位階,21歲組在百分等級35-40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5-10位階。
(四)97年女生
1.身高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9、20、22歲組在百分等級50-60位階,17歲組在百分等級70-75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65-70位階,18歲組在百分等級45-50位階,21歲組在百分等級30-35位階。
2.體重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8~19歲組在百分等級55-60位階,21~22歲組在百分等級55~60位階,17、20歲組在百分等級40-50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95-100位階,16歲組在百分等級65-70位階。
3.BMI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8~19、21~22歲組在百分等級50-60位階,17、20歲組在百分等級30-40位階,16歲組在百分等級60-65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95~100位階。
4.仰臥起坐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8、21歲組在百分等級20-35位階,19~20、22歲組在百分等級55~60位階,23歲組在百分等級10-15位階。
5.坐姿體前彎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20歲組在百分等級20-35位階,21~23歲組在百分等級5~20位階。
6.立定跳遠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16、18~20歲組在百分等級10-25位階,21~23歲組在百分等級0~5位階,17歲組在百分等級55-60位階。
7.800公尺跑走
    與教育部常模比較之下,22歲組在百分等級35位階,其他各組在百分等級5~20位階。
 
小結
    整體來講本校學生體適能,在身高、體重、BMI、仰臥起坐四項指標,在比對教育部的常模,發現四項指標,落在常態分配的中央地區;但坐姿體前彎、立定跳遠、800公尺跑走這三項指標中,確落在常態分配的相後段的地區。顯示未來在柔軟度、瞬發力、心肺耐力三方面,可以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肆、體適能改進輔導措施
一、依據本校體適能常模為基準,將每年檢測結果與常模對照,挑選出百分等級最低的10(或15、20%)學生,參加健康體適能促進輔導班,由教務處及體育教中心統籌安排相關課務問題。
 
說明:如果依據教育部常模為基準,可能人數過多,不容易作輔導工作。如果依據本校實際狀況作為基準可能比較適合。
 
二、建議在柔軟度、瞬發力、心肺耐力重要改善指標中,應著重於心肺耐力指標,並以其作為主要判定依據。
 
說明:心肺耐力是體適能最重要的指標,他代表了人對氧氣的攝取、搬運、身體組織使用氧氣的能力。心肺耐力需要透過大肌肉群的運動來提升,也可以間接的提升肌肉力量,在執行過程中,再加強化一些伸展操亦可提升柔軟度。
 
三、成立健走社團或開設服務學習課程,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體適能狀態,亦可走入社區結合縣政府衛生局或各鄉鎮衛生所,協助辦理各鄉鎮健走活動,發揮助已助人的效益,並可提升本校校譽。
瀏覽數  
  • 轉寄親友
  • 友善列印
  • 新增到收藏夾
  • 分享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
Voice Play
更換驗證碼